2.2.1現(xiàn)行GB/T 31467.3 -2015測試方法如下: ---擠壓板形式:半徑為75mm 的半圓柱體,半圓柱體的長度大于被擠壓電池的高度,但不超過1m; 擠壓行程最大600 ---觀察1h。 2.2.2現(xiàn)行GB/T 31485-2015單體蓄電池按以下條件進(jìn)行試驗: GB/T 31485-2015 6.2.7擠壓 ---擠壓方向:垂直于蓄電池極板方向施壓; ---擠壓板形式:半徑為75mm 的半圓柱體,半圓柱體的長度(L)大于被擠壓電池的尺寸; ---擠壓速度:(5±1)mm/s; ---擠壓程度:電壓0V 或變形達(dá)到30%或擠壓力達(dá)到250kN 后停止擠壓(以最先達(dá)到為準(zhǔn)); ---觀察1h。 GB/T 31485-2015 6.2.8針刺 ---用Φ5mm~Φ8mm的耐高溫鋼針,以(25±5)mm/s的速度,從垂直于蓄電池極板的方向貫穿,貫穿位置宜靠近所刺面的幾何中心,鋼針停留在蓄電池中; ---觀察1h。 2.2.3現(xiàn)行GB/T 31485-2015蓄電池模塊按以下條件進(jìn)行加壓測試: GB/T 31485-2015 6.3.7擠壓 ---擠壓板形式:半徑75mm 的半圓柱體,半圓柱體的長度大于被擠壓電池的尺寸,但不超過1m; ---擠壓方向:與蓄電池模塊在整車布局上最容易受擠壓的方向相同; 如果最容易受到擠壓的方向不可獲得,則垂直于單體蓄電池排列方向上施壓; ---擠壓速度:(5±1)mm/s; ---擠壓程度:蓄電池模塊變形量達(dá)30%或擠壓力達(dá)到蓄電池模塊重量的1000倍和下表所列數(shù)值中較大值; 擠壓面接觸單體數(shù)量n | 擠壓力/kN | 1 | 250 |
---保持10min; ---觀察1h。 GB/T 31485-2015 6.3.8針刺 ---用Φ6mm~Φ10mm的耐高溫鋼針,以(25±5)mm/s的速度,從垂直于蓄電池極板的方向,依次貫穿至少3個單體蓄電池(鋼針停留在蓄電池中); ---觀察1h。 2.2.4現(xiàn)行GB/T 36972-2018蓄電池模塊按以下條件進(jìn)行加壓測試: 6.3.5 擠壓 按6.3.1規(guī)定的方法準(zhǔn)備后,將電池組放置在一側(cè)是平板,一側(cè)是異形板的中間,異形板的壓頭垂 直于電池組中單體排列方向(圖1所示)。異形板的半圓柱形擠壓頭的半徑為75mm,半圓柱體的長度 大于被擠壓電池的尺寸,但不超過1m. 擠壓速度為(5±1)mm/s,當(dāng)擠壓至電池組原尺寸的70%,或擠壓力達(dá)到30kN時保持5min,之后 下載擠壓力,觀察其外觀1h. 每個電池組只接受一次擠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