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地
德國36Mn5(1.1167)結構鋼的化學成分
C碳:0.32-0.40
Si硅: ≤0.40
Mn錳: 1.20-1.50
P磷: ≤0.035
S硫:≤0.035
Cr鉻:-
Ni鎳:--
Mo:-
Al:-
Cr+Ni+Mo:-
● 結構鋼的熱加工、熱處理與力學性能
1. 熱加工溫度/℃:1100-850
2. 熱處理溫度/℃:
A:退火:650-700℃
B:正火:850-880℃
C:淬火:820-850℃,水
D:回火:480-650
3. 退火后硬度HBW:217
4. 力學性能(熱處理后,≥)
尺寸/mm:≤16,17-40,41-100,101-160
抗拉強度MPa:930-1080 830-980 740-880 640-780
屈服強度MPa:685 590 540 440
伸長率%:9 10 12 15
面收縮率%:35 40 45 50
沖擊功J:41 41 48 55
鋼中加入適量的硫、鉛等元素可改善鋼的被切削性(見易切削鋼)。合金鋼中的合金元素一般會使鋼的硬度增加,因而增高切削抗力,加劇刀具磨損。通過改變鋼的基體組織、夾雜物的種類、數量和形狀可以影響鋼的被切削性。對鋼的耐蝕性能的影響 鉻是不銹耐酸鋼和耐熱鋼的主要合金元素。合金鋼中含鉻量若達到12%左右,在鋼的表面便形成致密的鉻的氧化物,使鋼在氧化性介質中的耐蝕性發(fā)生突變而大大提高。鉻、鋁、硅等元素,能提高鋼的抗氧化性和抗高溫氣體的腐蝕性能,但過量的鋁和硅則會使鋼的熱塑性變壞。鎳主要用來形成和穩(wěn)定奧氏體組織,使鋼獲得良好的力學性能、耐蝕性能和工藝性能。鉬能使不銹耐酸鋼很快鈍化,提高對含有氯離子的溶液及其他非氧化性介質的耐蝕能力。鈦、鈮通常用來固定合金鋼中的碳,使它生成穩(wěn)定的碳化物,以減輕碳對合金鋼耐蝕性能的有害作用。銅和磷配合使用時,可提高鋼的耐大氣腐蝕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