蕪菁科昆蟲斑蝥是我國早被發(fā)現(xiàn)并應用的具有搞癌作用的中藥,早在《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中就有記載。斑蝥素被現(xiàn)代藥理學家認為是斑蝥蟲體內(nèi)主要的抗癌藥物活性物質(zhì),可干擾癌細胞核酸及蛋白質(zhì)代謝,明顯抑制多種動物移植性腫瘤,廣泛用以腫瘤臨床治療,對原發(fā)性肝癌、腹水性肝癌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斑蝥素雖然具有良好的抗癌活性,但是毒性極大,其有效劑量接近于中毒劑量,且不良反應可能與血藥波動有關。
因此認為針對斑蝥素的藥理特點和毒性,選擇適宜的制劑手段,控制其在體內(nèi)的血藥濃度,保持藥物在治療內(nèi)緩慢持久釋藥,可以降低對人體毒性,對于斑蝥素在臨床上的應用具有重要意義。
一、實驗儀器
噴霧干燥機 液相色譜儀
二、實驗試劑
殼聚糖
三、實驗材料
斑蝥素
四、斑蝥素殼聚糖微球的制備
稱量適量CA,用95%乙醇溶液溶解,加入到一定濃度的殼聚糖醋酸溶液中,混合均勻,采用噴霧干燥法進行制備。
五、噴霧干燥
蠕動泵流速:6ml/min
入口溫度:130度
出口溫度:75度
壓縮氣體壓力為:450kPa。
提供商 |
北京來亨科學儀器有限公司 | 下載次數(shù) |
122次 |
資料大小 |
309.4KB | 資料類型 |
PDF 文件 |
資料圖片 |
-- | 瀏覽次數(shù) |
378次 |
立即詢價
您提交后,專屬客服將第一時間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