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金色分枝桿菌(Mycobacterium neoaurum),也被稱為新金分枝桿菌,是一種屬于放線菌類的微生物。新金色分枝桿菌在科研領域具有應用潛力,例如通過灌根可有效防治植物和真菌性土傳病害,同時可使植物葉部的細菌和真菌病害明顯減少。
生理特性
菌落顏色:顯著橙色,非光產(chǎn)色。
生化反應:觸酶陽性,硝酸鈉還原陰性,芳基硫酸酯酶3天陰性但兩周陽性,不分解水楊酸鹽和P-氨基水楊酸鈉(PAS),不抗NH2OH,耐0.1%而不耐0.2%。尿素酶、煙酰胺酶和吡嗪酰胺酶陽性,乙酰胺酶、苯酰胺酶、異煙酰胺酶、琥珀酰胺酶和尿囊素酶陰性。
碳源利用:可以利用葡萄糖、果糖、蔗糖、海藻糖、棉子糖、甘油、肌醇、甘露醇、乙醇、丙醇、丙二醇、1,3和2,3丁二醇;不利用半乳糖、阿拉伯糖、木糖、鼠李糖和山梨醇。
氮源利用:可以利用L-谷氨酸鹽、L-絲氨酸、乙酰胺、苯酰胺、吡嗪酰氨、煙酰胺、琥珀酰胺、尿素和硝酸鹽;不利用L-蛋氨酸、異煙酰胺和亞硝酸鹽。
四致病性:
在國內(nèi),2012年首先由香港大學證實有人感染存在于海水及環(huán)境的新金色分枝桿菌。
已有大量新金色分枝桿菌致病性相關的報道,包括中樞神經(jīng)感染導致死亡的病例,以及尿喉病人和癌癥病人血液系統(tǒng)感染的報道,但這些病人通常是抵抗力較低的人群。
立即詢價
您提交后,專屬客服將第一時間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