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領域 | 化工,電子,電氣 | 產地 | 德國 |
---|---|---|---|
品牌 | 西門子 |
每個 S7-200 SMART CPU 都提供一個以太網端口和一個 RS485 端口(端口0),標準型 CPU 額外支持 SB CM01 信號板(端口1),信號板可通過 STEP 7-Micro/WIN SMART 軟件組態(tài)為 RS232 通信端口或 RS485 通信端口。
CPU 通信端口引腳分配
1.S7-200 SMART CPU 集成的 RS
![]() |
參考價 | ¥666 |
訂貨量 | 1 臺 |
更新時間:2022-12-06 21:16:11瀏覽次數:560
聯系我們時請說明是化工儀器網上看到的信息,謝謝!
6SL3060-4AC30-0AA0連接電纜
每個 S7-200 SMART CPU 都提供一個以太網端口和一個 RS485 端口(端口0),標準型 CPU 額外支持 SB CM01 信號板(端口1),信號板可通過 STEP 7-Micro/WIN SMART 軟件組態(tài)為 RS232 通信端口或 RS485 通信端口。
1.S7-200 SMART CPU 集成的 RS485 通信端口(端口0)是與 RS485 兼容的9針 D 型連接器。CPU 集成的 RS485 通信端口的引腳分配如表1. S7-200 SMART CPU 集成 RS485 端口的引腳分配表所示。
表1. S7-200 SMART CPU 集成 RS485 端口的引腳分配
連接器 | 引腳標號 | 信號 | 引腳定義 |
1 | 屏蔽 | 機殼接地 | |
2 | 24V 返回 | 邏輯公共端 | |
3 | RS-485 信號 B | RS-485 信號 B | |
4 | 發(fā)送請求 | RTS (TTL) | |
5 | 5V 返回 | 邏輯公共端 | |
6 | + 5V | +5 V,100 Ω 串聯電阻 | |
7 | +24V | +24 V | |
8 | RS-485 信號 A | RS-485 信號 A | |
9 | 不適用 | 10 位協議選擇(輸入) | |
外殼 | 屏蔽 | 機殼接地 |
2.標準型 CPU 額外支持 SB CM01 信號板,該信號板可以通過 STEP 7-Micro/WIN SMART 軟件組態(tài)為 RS485通信端口或者 RS232 通信端口。表 2. 給出了 SB CM01 信號板的引腳分配 。
表2. S7-200 SMART SB CM01 信號板端口(端口1)的引腳分配表
連接器 | 引腳標號 | 信號 | 引腳定義 |
1 | 接地 | 機殼接地 | |
2 | Tx/B | RS232-Tx/RS485-B | |
3 | 發(fā)送請求 | RTS (TTL) | |
4 | M接地 | 邏輯公共端 | |
5 | Rx/A | RS232-Rx/RS485-A | |
6 | + 5V | +5 V,100 Ω 串聯電阻 |
使用STEP 7-Micro/WIN SMART 軟件組態(tài) SB CM01 信號板為 RS485通信端口或者RS232通信端口的過程如圖 1. SB CM01 信號板組態(tài)過程所示。
圖1. SB CM01 信號板組態(tài)過程
EM DP01 上的 RS485 串行通信接口是一個 RS485 兼容的九針迷你 D型插口,與歐洲標準 EN 50170 規(guī)定的 PROFIBUS標準一致,下圖介紹了通訊端口的引腳分配。
圖 2. S7-200SMART EM DP01通訊端口的引腳分配
S7-200 SMART CPU 的以太網端口有兩種網絡連接方法:直接連接和網絡連接。
當一個 S7-200 SMART CPU 與一個編程設備、 HMI 或者另外一個 S7-200 SMART CPU 通信時,實現的是直接連接。直接連接不需要使用交換機,使用網線直接連接兩個設備即可,如圖2.通信設備的直接連接所示。
圖 3. 通信設備的直接連接
6SL3060-4AC30-0AA0連接電纜
設置系統(tǒng)時鐘的兩種方法
1)直接使用STEP7軟件中的相關指令在聯機的情況下直接設定系統(tǒng)時鐘,如下圖所示,選中項目中的站,使用SIMATIC Manager ->Diagnostic/Setting ->Set Time of Day指令設置系統(tǒng)時鐘:
也可打開程序塊或硬件組態(tài),使用plc ->Set Time of Day指令來在線設置系統(tǒng)時鐘,畫面如下:
勾選“Take from PG/PC",使用計算機時鐘同步PLC時鐘,然后點擊“Apply"按鈕完成。
2)使用SFC0來設置系統(tǒng)時鐘
創(chuàng)建一個DB塊DB1,打開DB1塊定義一個DATE_AND_TIME的變量如圖所示:
打開符號表定義DB1的符號名:
這里先介紹一下DATE_AND_TIME變量的格式,其由八個字節(jié)組成分別代表年、月、日、時、分、秒、毫秒,最后一個字節(jié)0-3位代表星期,4-7為表示毫秒,是以BCD碼表示的。
然后打開OB1,首先將需要設定的時間以16進制BCD碼的形式賦值給定義的DATA_AND_TIME變量的各個字節(jié),最后一個字節(jié)不需要設定,系統(tǒng)會自己計算并賦值,例如設定的時間為07年8月15日13點20份10秒。
在程序中調用SFC0,將存放設定時間的DATA_AND_TIME變量以符號名的方式賦給SFC0的PDT形參,返回變量賦值給MW100,這樣當M0.0由0到1時SFC0被執(zhí)行。
在程序運行后打開監(jiān)視和修改變量表即可觀察到最后一個字節(jié)DB1.DBB7的低4位已經被系統(tǒng)自動計算為4即星期三。
為了觀察系統(tǒng)時間是否被正確設定,我們在DB1中再定義一個DATA_AND_TIME的變量如圖所示:
在OB1中調用SFC1讀取系統(tǒng)時鐘并將系統(tǒng)時間傳送給“DB_time".readtime變量:
打開Monitor/Modify Variables表,添加變量,通過按動修改變量按鈕將M0.0的狀態(tài)改為true,然后通過按下監(jiān)視變量按鈕觀察變量狀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