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灰塵度檢測套裝操作說明書
操作步驟
1、開始測試前,截掉最外層完整的三圈膠帶。
2、從第四圈截取至少長200mm的一段膠帶,用手拿住膠帶兩端。
3、將膠帶貼在要測試的表面上,用拇指或者Elcometer145灰塵膠帶滾輪在膠帶表面上,勻速均勻的沿膠帶長度方向來回用力按壓三次,每次用時大約6S,至少長150mm膠帶未用手接觸并牢固的黏貼在測試表面上。
4、抓住膠帶一頭從測試表面撕下來;膠帶撕下來后,只能用手拿住膠帶的兩端。
5、將撕下來的膠帶黏貼到隨儀器配備的透明塑料板上,用拇指輕輕按壓使其黏貼于表面。
6、將透明塑料板放在英文說明書背面灰塵比較顯示板上的黑色或白色對比區(qū)域上,選擇能最清楚地凸顯出膠帶上灰塵的顏色區(qū)域。
7、評估膠帶上的灰塵數(shù)量:將膠帶上的灰塵與比較顯示板底部的樣品進(jìn)行比較,記錄與樣品最為相近的等級。任何整體變色的膠帶應(yīng)該記錄為灰塵等級5,顆粒尺寸等級1。
8、評估膠帶上灰塵顆粒尺寸:用放大鏡觀察并對照表一,記錄占多數(shù)大小的灰塵顆粒尺寸等級。
表一 灰塵顆粒尺寸 | |
0 | 在放大鏡下幾乎不可見 |
1 | 在放大鏡下可見,但常規(guī)或者正確目測不可見(灰塵顆粒直徑一般小于50μm) |
2 | 常規(guī)或者正確目測可見(灰塵顆粒直徑一般介于50-100μm之間) |
3 | 常規(guī)或者正確目測,清晰地看到顆粒(直徑一般可達(dá)0.5mm左右) |
4 | 顆粒直徑介于0.5mm與2.5mm之間 |
5 | 顆粒直徑大于2.5mm |
9、最少進(jìn)行三次實(shí)驗(yàn),將三次灰塵等級進(jìn)行對比,如果有兩次或者三次結(jié)果不同,需再做兩次實(shí)驗(yàn),取所有結(jié)果的平均值。
10、為了記錄某次試驗(yàn),可將膠帶黏貼到記錄紙上。
11、表面進(jìn)行噴涂時必須將膠帶清理干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