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種水分測定檢測儀器的常見分析(下)
卡氏水分測定的基本原理是,在有二氧化硫和弱堿性化合物存在的情況下,水分子可以與碘分子定量地發(fā)生反應,通過測定反應所消耗的碘的量就可以計算出樣品中水分的含量了。
下面介紹一下,卡氏水分滴定所要注意的事項:
1、對于容量滴定來說,由于滴定液是有機溶劑,存在易揮發(fā)和易吸水的情況,因此每次使用時應臨用新標,包括更換新的一瓶滴定液時,要將整個管路進行潤洗后再重新標定。當然,為了節(jié)省滴定液,你可以將開始一部分不外之后將管路末端插入滴定液瓶中打循環(huán)(當然不建議這樣做,畢竟這可能會對檢測結果帶來風險)。庫侖法不需要標定,因為它沒有滴定液,但應定期進行確認。
2、空白干擾:雖然滴定要求是在密閉的容器內進行的,但這種密閉性不是絕對的,即使在環(huán)境條件比較穩(wěn)定的情況下,仍會有水分透過密閉系統(tǒng)進入滴定體系中。這時就要求我們在滴定時扣除這種“空白”帶來的干擾。具體操作就是,在滴定系統(tǒng)平衡后,測定一段時間的漂移值,用以計算每分鐘平均帶來的干擾,再在樣品滴定時計算進去(水分量減去平均每分鐘漂移值與滴定時間的積)。要注意的是,由于樣品在溶劑中溶解需要一定的時間,而這個時間對于有的樣品來說甚至比滴定還慢,所以建議你的滴定方法中將樣品溶解時間設定在滴定之前,換句話說,你設定一個混合時間(例如1分鐘或2分鐘,根據(jù)樣品的溶解性來確定),再進行滴定,以確保滴定結果的重復性和準確性。另外,對于滴定終點的設定也是一個重要的內容,有時藥物可能會存在一些反應較慢的副反應(較慢的方法就不適合了,下面會提到)造成滴定后期漂移值較高降不下來,這時你就要考慮設置一個較高漂移值的終止參數(shù)或較短的終止時間了,否則可能會造成檢測結果偏高,當然其他的方法后面我也會提到。
3、水分測定檢測儀器的常見分析確認與標定:在實踐中,大家往往使用純化水進行滴定液的標定,但使用純化水標定有一個缺陷,就是稱樣量太小(一般為10-20mg),而使用十萬分之一天平往往達不到USP最小稱量的要求(國內即使能達到誤差也可能比較大)。實際上,國際上通用的水標準物除了純化水以外還有兩種,一種是市售的標準水(你自己也可以配制,標定和穩(wěn)定性研究后自己使用,如同工作對照品,但要密封保存,開封后當次使用),例如1mg/ml,這時你標定時甚至可以使用移液管去定量移?。涣硪环N是二水合酒石酸鈉,你可以買帶證書的水標定專用試劑,這種試劑水含量好像是15.66%,這樣就可以加大稱樣量以滿足天平的要求,但這種試劑有個缺點,就是在甲醇中的溶解性較低,所以在儀器確認時要注意經(jīng)常更換溶劑。另外,前面說過由于庫侖法不需要進行標定,所以在使用時要經(jīng)常使用標準水對儀器的準確性進行確認(使用不多的可以考慮每月/季確認一次)。儀器確認時要考慮準確性、精密度和線性,尤其是要考慮最小含水量的準確性,必要時可以考慮檢測時降低滴定液的濃度。
4、緩沖體系:由于反應要求是在一個弱堿性條件下進行,較大量的強酸或強堿性藥物可能都會影響滴定的進行,因素對于這類藥物如采用卡氏水分測定,在方法建立時必考慮在溶劑體系中加入相應的緩沖劑以對抗藥物本身對檢測的影響。當然還有另外的方法將在下面說明。
5、副反應:這是卡氏水分滴定的重關鍵的一環(huán),簡單地說,就是:1)凡是與碘可能發(fā)生化學反應的,包括氧化還原或絡合,典型的如一些強還原劑;2)凡是與溶劑發(fā)生反應生成水的。第一種情況,包括上面據(jù)說的其他解決方案,就是將水分儀與小烘箱相連,烘箱加熱所產生的水和溶劑通過導管轉移到滴定杯中進行滴定。對于第二種情況,最典型的就是醛酮化合物,由于它可以與醇發(fā)生縮合反應而脫水,進而導致檢測結果偏高。這種情況,一般來說解決的方案是使用醛酮專用滴定液和溶劑,最主要的是更換掉溶劑中的甲醇,當然它的缺點之一就是溶解性下降和成本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