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甲烷總烴的概念
閱讀:1311 發(fā)布時間:2021-10-18
按現行國標(HJ604-2017),非甲烷總烴(NMHC)定義為從總烴測定結果中扣除甲烷后剩余值,而總烴是指在規(guī)定條件下在氣相色譜氫火焰離子化檢測器上產生響應的氣態(tài)有機物總和。按通常理解,NMHC是指除甲烷以外的所有可揮發(fā)的碳氫化合物(其中主要是C2~C8)。但這種理解不具備實際可操作性,不能作為NMHC的定義。
大氣中的NMHC超過一定濃度,除直接對人體健康有害外,在一定條件下經日光照射還能產生光化學煙霧,對環(huán)境和人類造成危害。
概念
按現行國標(HJ604-2017),非甲烷總烴(NMHC)定義為從總烴測定結果中扣除甲烷后剩余值;而總烴是指在規(guī)定條件下在氣相色譜氫火焰離子化檢測器上產生響應的氣態(tài)有機物總和 [1] 。按通常理解,NMHC是指除甲烷以外的所有可揮發(fā)的碳氫化合物(其中主要是C2~C8)。但這種理解不具備實際可操作性,不能作為NMHC的定義。
大氣中的NMHC超過一定濃度,除直接對人體健康有害外,在一定條件下經日光照射還能產生光化學煙霧,對環(huán)境和人類造成危害。
性質:是指除甲烷以外的所有碳氫化合物(烴類)。因為與甲烷不同,有較大的光化學活性,是形成光化學煙霧的前體物。其種類很多,其中排放量最大的是由自然界植物釋放的萜烯類化合物,約占NMHC總量的65%,而其中最主要的是異戊二烯和單萜烯,它們會在城市和鄉(xiāng)村大氣中因光化學反應而形成光化學氧化劑和氣溶膠粒子。NMHC的人為源主要有汽油燃燒、焚燒、溶劑蒸發(fā)、石油蒸發(fā)和運輸損耗及廢物提煉,這五類占碳氫化合物人為排放量的約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