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華科盛精細化工產(chǎn)品貿(mào)易有限公司生產(chǎn)銷售500ml標準鋅溶液:制備方法編輯標準鋅溶液
將鋅礦或閃鋅礦在空氣中煅燒成氧化鋅,然后用炭還原即得(純度較低);
或?qū)⒀趸\和焦炭混合,在鼓風爐中加熱致1373K~1573K,使鋅蒸餾出來(純度約98%);
或用硫酸浸出成硫酸鋅后,通過控制PH,使鋅溶解為硫酸鋅而鐵砷銻等雜質(zhì)水解轉化為沉淀進入浸出渣中,加入鋅粉除去濾液里的銅鎘等雜質(zhì),再用電解法將鋅沉積出來,后者所制取的鋅純度較高(約99.99%) [2] 。
鋅發(fā)現(xiàn)歷史500ml標準鋅溶液
編輯
鋅被羅馬人所知,但很少使用。它次以其金屬自身被認可是在
圖2 元素周期表中的鋅
印度,在拉賈斯坦邦的Zawar有一個鋅熔爐有大量的鋅,證明了大規(guī)模的精煉在1100年到1500年。
鋅的大規(guī)模精煉在中國進行,于16世紀。東印度公司的船在瑞典的海岸沉沒,于1745年,其運載的貨物是中國的鋅,分析了回收的鑄錠證明了它們是幾乎純凈的金屬。
在1668年,佛蘭德的冶金家P. Moras de Respour,從氧化鋅中提取了金屬鋅,但歐洲認為鋅是由德國化學家Andreas Marggraf在1746年發(fā)現(xiàn)的,而且的確是他個確認了其是一種新的金屬。鋅(中文讀音:xīn),它的名稱“zinc”來源于拉丁文Zincum,意思是“
圖1 鋅
白色薄層”或“白色沉積物”?;瘜W符號是Zn,它的原子序數(shù)是30,相對原子質(zhì)量為65。鋅是一種銀白色略帶淡藍色金屬,密度為7.14克/立方厘米,熔點為419.5℃。在室溫下,性較脆;100~150℃時,變軟;超過200℃后,又變干。